Erinnerungsgeschichte

--

昨晚參加校內主催的系列公眾演講 ─ 主題是「勞動與民主」(Arbeit und Demokratie);該日打頭陣的演講是關於記憶史(Erinnerungsgeschichte)的題目,是由本校社會運動研究所主任、專攻工會史的 Stefan Berger 教授以及反右公民組合的發言人Ulrich Borchers 主講。

活動一開始其實有點冗長(langweilig),因為是系列講座的第一場,請了協作的基金會跟企業代表例如 Volkswagen 跟 IG-Metal 開場致詞,不過對我的意義是再次看到德國產官學合作的某種範式。另外,VW 的代表提到自己的移民二代身分,自小也成長於魯爾工業區,對於產業工會民主共決(Mitbestimmung)如何防堵民主崩壞是(必須)樂觀的。

回到主講的內容,Berger 教授提到社運研究所是如何研究魯爾區產業發展跟工會史,研究成果有不少出版,也跟加拿大的 Simon Fraser 大學合作如何數位典藏這些史料研究成果。雖然對魯大社運所的學術跟實踐立場有一定認識 ─ 記得讀過一本是名為 The Engaged Historian ─ 但看到 Simon Fraser 大學的網頁出現在投影幕上,大概心底更確定這個學術社群的立場。公民組合的發言人Borchers 則是報告如何透過舉行系列公眾工作坊,喚起卅年代極權興起後對人權的壓迫,也展示如何用 Google Maps 標示出彼時強迫勞動(Zwangsarbeit)的工廠跟礦坑、以及轉接集中營的暫時監所等 ─ 雖然邊聽時也在想,這些「不義遺址」不少是私人不動產如工廠工寮,相比國家機構較容易在民主化後轉為紀念展館,如何不危害所有權下紀念集體記憶與歷史,是有挑戰的。

無論是台上講者不斷強調用智識份子的公民組合加深社會的民主意識跟集體記憶,抑或是台下泰半是鬢髮灰白的本地居民提出社群媒體如 TikTok 跟替代選擇黨的民粹興起,如此言談間對民主發展危機的「亡國感」,總覺得這樣的論述有種 déjà vu 的 ─ 尤其是 QA 時主講人提到,替代選擇黨的興起是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口號,但他們提出的是訴諸歧視跟排外的作法(例如最近再移民的訴求);而社會的不公不義是要透過社會民主的共議共決,進到每個層面才有可能找到解套的可能,而不是單一口號的替代 ─ 聽到這裡,想到一些台灣師長的面容,似是故人來。

來之前沒有做太多功課,只是看來周遭環境跟建築物上寫著 O-Werk,心想該不會 Opel 汽車廠區改建的吧?畢竟 Bochum 也曾是 Opel 汽車設立駐廠所在,回程查了一下,的確是。現在則是學校跟市政府合作的創新研發基地了。

--

--